阻礙智能電視變革發展 遙控器究竟犯了哪些罪

作者:門頭溝區 来源:南川市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11-02 14:09:12 评论数:
  正如大多數年輕用戶所認為的,無論製造商如何吹噓電視技術的革新,都已經無法阻擋電視正逐漸淪為客廳擺設的事實。這恰好證明了電視產業在電子消費領域的落後,當PC、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已先後完成一輪革命後,電視看上去依舊像是一個無法重生的“老古董”。
 
  有觀點認為,“交互技術的落後是阻礙電視產生革命性產品的最大原因。”當電視徹底淪為一塊顯示設備時,電視的畫質正在逐年提高,尺寸在不斷變大,音響設備也在力圖完善,但與這些進步不匹配的是,當電視變得越來越智能完善時,遙控器就顯得越來越蹩腳難用。


  下麵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細數電視遙控器的“五宗罪”。
 
 

  第一宗:最繁瑣  

  說起繁瑣,在智能電視問世之前,世界上大多數電視的遙控器都是繁瑣的。動輒二三十個按鍵,但真正常用的無非是前進、後退、音量、開關機這些高頻鍵。而這種情況至今依舊存在,無論消費者購買多高級的智能電視,但是隻要外接上有線電視機頂盒,多按鍵遙控就成了必備之物。如果不幸用戶家裏是一台非智能電視,安裝了機頂盒又接了電視盒子,那就必須接受一台電視聽從三個遙控器“使喚”的現實了。

  當然,還有更奇葩的廠商在電視遙控器上打出了全鍵盤設計,九個阿拉伯數字+二十六英文字母+功能鍵的組合,濃縮在手掌可控的遙控器上,瞬間讓用戶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
 


  第二宗:最費勁

  當年任天堂Wii的出現,的確驚豔到許多玩家,尤其是體感遙控器的設計一度被認為是顛覆性產品。但體感遙控器並沒有成為電視操控的主流,包括目前市麵上常見的空鼠遙控器。雖然空鼠已經能夠實現指哪點哪的使用效果,但體感操控並不符合人對電視的使用習慣。比如用戶窩在沙發中看電視,使用普通遙控器隻需要動動手指即可,但使用空鼠就要找好姿勢,對準電視選取內容。所以體感操控更適合玩家站起來進行遊戲,而非舒服的觀看內容。
 


  第三宗:最滑稽 


  自從新一代Apple TV將語音識別係統Siri添加到遙控器後,可以預想到隨後國內電視廠商勢必會跟風將語音識別作為電視遙控器上的標配。但語音識別最大的技術難題還是在於“識別”,它能否精準識別出誰才是電視的使用者,能否精準找到用戶所需,能否排除外界雜音幹擾等,都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語音識別容易,但是想成為Siri並非易事。比如用戶可以向Siri詢問天氣、交通、誰贏了比賽等,如果你不小心落下了剛才那句話,也可以直接通過語音詢問“剛才說了啥?”,然後Apple TV就會自行後退幾秒鍾。但目前國內的語音識別遙控器還僅僅停留在“我能聽懂普通話”的水平。
 


  第四宗:最雞肋

  雖然本代Apple TV已將觸摸板加入在遙控器上,但依然阻止不了觸摸板成為遙控器上雞肋的事實。觸摸式操控很大程度上跟電視的UI設計有關,如果電視的界麵邏輯向PC那樣複雜,那精準的點觸是必要的。但目前電視的UI 設計都偏向於簡單易用,層級清晰,電視的主要應用還是在於觀看視頻節目和遊戲,這時觸摸板的精準操控明顯不如上下左右來的痛快。
 


  第五宗:最無奈

  手機遙控器是現在電視廠商在設計智能電視時都會關照到的應用。如果未來電視越來越傾向於變成一款屏幕,而內容主要來自於移動端時,那麽移動設備則有可能變成電視唯一的遙控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投屏。

  在電視沒有徹底淪為屏幕時,實體遙控器的存在還是必要的,沒有了實體按鍵,在手機上完全憑感覺盲操十分吃力,極容易造成誤觸。而對於小孩和老人來說,智能手機並不是必備電子設備,他們想要看電視還是需要一個易學易用的簡單實體遙控器。

  目前家用的遙控器,設計思路還是麵向傳統的以頻道為中心的直播節目,所以部分保留了數字鍵盤,其結果是遙控器變得過於複雜,難以掌握,降低了電視的娛樂性。而智能電視則更偏向於操控創新,從UI界麵出發變繁為簡。但觸摸板、空中鼠標、全鍵盤一類的遙控器,其出發點還是把電視當成是PC來操作,這類遙控器定位精度很高,但未必適合電視。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和發展,電視的應用和功能也在日益增多,電視交互技術未來也會成為電視製造廠商博弈的重點之一。